“马腾不过是为利才投效李郭二人,若他胃口太大得不到满足,自然会轻易反叛。要挑拨他们并不难,主公只需派人去吹捧马腾等人,怂恿他们不断问朝廷讨要好处。”

一旦李傕不肯满足马腾的要求,马腾立刻就会反水,带兵反攻长安。届时双方争斗起来,自然无心去管外头的吕布。

而派谁去离间两方,是个问题。

这会儿两边都在关中,负责离间的人得涉险前往关中才行。始皇身边得用的大才本就不多,最好是从外面找人。

当即就有人想起了正在朝中任职的另一位颍川人士——钟繇。

大家都是颍川人,有共同的仇敌。钟繇是因为心向汉室,才肯留在危险的长安护佑小皇帝,但这不代表他就看李傕顺眼了。

众人立刻表示会修书去劝说钟繇协助。

钟繇名声响亮,马腾自然愿意拉拢结交他。而他的名望注定了他说的话更容易取信于马腾,让他去离间再合适不过。

顺道还能替主公拉拢钟元常。

钟繇并非纯粹的汉室忠臣,只是现阶段更想匡扶汉室而已。等到局势变换,为了自己和家族,自然会改变站队。

实际上,世家子里有几个是真正一心向汉的呢?世家的培养方针,永远是家族利益第一。

世人都说荀彧是大汉忠臣,为了大汉最后和曹操反目。

其实荀彧的亲叔叔就写过对汉室不满的反汉文章,荀家在党锢之祸里也遭受过汉家皇帝的折腾。荀彧得有多愚忠,才会一心向汉?

与其说荀彧是对汉忠心才劝说曹操要当个忠君之人、不要接受封国公加九锡的提议,最后遭到曹操的猜忌厌弃郁郁而终。

不如说是荀彧认为曹操操之过急,现在就这么做容易被天下群雄抓到把柄攻讦。然而曹操没有理解他的一番苦心,还怀疑他对汉室比对自己忠心,因此心灰意冷。

荀彧二十年来跟着曹操南征北战,又不是第一天认识曹操。聪明如他肯定早就看出曹操的野心了,要是真的忠心汉室,他怎么可能一直留在曹操身边。

从曹操奉迎天子开始,到荀彧身死,足足十六年。哪怕只算汉献帝偷偷联络人搞衣带诏想摆脱曹操的挟制,也过去了十二年。

十二年里荀彧没给大汉当忠臣

章节目录